常州市武进区横林中心幼儿园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中心幼儿园 > 课题列表 > 所有课题 > 区级课题 > 情境音乐 > 课题成果 > 论文随笔
栏目导航

音乐活动中画龙点睛的结尾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9-10-12  浏览次数:
音乐活动中画龙点睛的结尾设计
武进区横林中心幼儿园  孟炎
【摘要】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在设计结束活动时常常以欺骗敷衍式和与主题无关的草草结尾来结束活动。有效组织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结束环节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维持教学秩序;对活动的总结和提升;激发幼儿继续研究、继续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有效组织音乐活动中的结束环节:结合中心、情景表演;创意表演,推向高潮;放松活动,音乐的提升;点睛结尾,陶冶情操;悬念结尾,积极探究。
【关键词】音乐活动  结束环节  有效策略
一、现在音乐活动中结束环节存在的问题
如果说,充满情趣的导入是活动成功的一半,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必将使音乐活动得到美的升华,能够引起幼儿对整个活动的回味和思考,使幼儿百学不厌,其乐无穷。然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导入环节和主题环节的设计上,并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力求在主题环节中将课推向高潮,而忽视了对活动结尾环节的充分考虑。由于孩子的学习情绪、注意力等往往会随着活动高潮的终止而陡然松懈,加之教师有时认识上的疏忽和教学方法的简单,常常会使教学活动形成“草率收兵”,“虎头蛇尾”的状况,下面我们通过一些课的实例来分析结束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一)欺骗敷衍式的结尾
镜头一
在中班歌唱活动《杀鸡宰鸭》中,幼儿通过创编杀鸡、拔鸡毛、做美食的动作,来巩固歌曲,幼儿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还创编了闻香味的动作,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让孩子体验到了过新年时杀鸡宰鸭的传统习俗,就在孩子玩得高兴时,教师说:“哎哟,肚子吃得真饱呀!等会我们一起去散散步,消化消化。”教师结束了活动,请孩子喝茶吃水果了,接下来教师就带孩子游戏,完全忘记了带孩子散步这一回事。
分析体会:
这节课的主体部分非常成功,通过各种动作、语言的设计让孩子充分感受了过年的热闹,情感得到了升华,可是教师却忽略了结束环节,其实吃完后散步也是对这节课的延伸,可是教师用一句谎话就让这节课戛然而止了,教师答应了孩子散步又又没有做到,这样的做法不仅打消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也让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了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喜欢上课了。
(二)与主题无关的草草结尾
镜头二
中班音乐活动《机器人》是一节律动课,孩子从一开始上课就表现的非常感兴趣,创编机器人的动作,有些孩子还能模仿机器人说话,动作缓慢的特点,能跟着音乐自己完成一套机器人舞,到了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幼儿已经越来越兴奋,根本不同老师的话了,教师眼看活动就要结束了,就说:“小朋友学的机器人真像,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机器人一样好好学习本领,长大了为国家做好多的事情,现在请你休息好吧。”幼儿根本不在听教师说的话,还沉浸在模仿机器人中,教师没办法,说表扬谁谁谁,休息好了,其他孩子才慢慢安静下来,个别还有几个孩子偷偷的孩子手舞足蹈,老师就开始批评了,直到教室里没有声音。
分析体会:
《机器人》这节课不像歌唱活动要坐着,而是跟着音乐创编动作,符合孩子好动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孩子对机器人这个特殊物体本来就感兴趣,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高,而教师为了维持教学常规,用空泛的话来结束活动,而且与这节课的中心无关,最后教师为了良好的常规,更是用批评式的话语来结束活动,这样的方式让整个活动都显得支离破碎,没有达到让孩子体验模仿机器人的乐趣的目标。本节课我在设计活动环节时,我对孩子说:“机器人是需要靠电来工作的,我们玩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需要补充一点能量呢,今天要请机器人休息充电了,明天我们继续请机器人来和我们一起玩吧。”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慢慢回到了位子,有的孩子还表现出机器人没电的样子,没精打采的走回位子 “充电”。这样情境性的语言不仅让孩子在活动中又学到了一种新知识,而且也达到了教师的目的。
二、有效组织教学结束环节的意义
(一)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维持教学秩序
我们知道幼儿的注意力会随着教学的时间的延长而分散,幼儿一般在主题环节中注意力最强,可过后会慢慢下降,音乐活动中,幼儿已用了大部分时间来学唱、创编等,到最后环节甚至会出现教学秩序混乱。那么一个好的结束环节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而且也能再次让孩子集中精神,引起幼儿再次的兴趣。
(二)对活动的总结和提升
好的结束环节,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音乐活动中,因为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多,形式多,所以幼儿可能很难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通过问问题,表演来让孩子巩固所学内容,了解孩子的掌握程度,教师本次活动达到的效果,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
激发幼儿继续研究、继续探索的兴趣
结尾是认识过程的归结,也是新的认识过程的起点,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解决幼儿当下的问题,不是检查现在已获得的知识,而是要引导他们实现更高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比如律动《机器人》,机器人除了会模仿人类的动作还有哪些本领,可以把它创编到舞蹈中,这样的结束避免了让孩子停留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层面上,而是对本次活动更深的一个思考,让孩子在课后也能探索讨论。                                  
三、音乐教学中结束环节的有效设计
教学结尾方法有多种,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幼儿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幼儿思维吸引到结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结合中心,情境表演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极高,在结尾时怎样做到既不打消幼儿的兴趣,又能让孩子感受活动的结束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很有可能教师的一句话会让结束活动与中心脱节,让孩子无法自然而然的结束活动。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设计结尾呢?比如小班歌唱《两只小象》,教师用甜美的声音、灵活的手指动作让孩子对本次活动充满兴趣,在结束时,教师可以说:“小象们,我们玩了那么长时间,都出汗了吧,我们去河边洗澡吧。”教师了播放《生活模仿》的音乐,幼儿跟着教师用鼻子吸着水洗澡,音乐结束,慢慢走回座位,活动自然而然就结束了。
(二)创意表演,推向高潮
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自信地演唱、演奏或表演的能力,促使幼儿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同时让幼儿感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完美的音乐活动可以在幼儿的律动、歌舞表演中精彩地落幕。如打击乐活动《小看戏》,幼儿在学会打击乐的基础上,请孩子表演看戏,一部分孩子拿着乐器演奏,一部分孩子在舞台上跳舞,另外的孩子做观众在看戏。这样活动就有了完整性,在观众的掌声中完美落幕。
(三)放松活动,音乐的提升
教师在结尾处巧妙引入与音乐作品相同内容或主题的文艺作品,可以使本来趋于平淡的结束部分又掀波澜,让孩子的内心再次被打动。在音乐活动《毛毛虫啃苹果》中,我让孩子两两合作,一个扮演苹果,一个扮演毛毛虫,在经过了两三次的表演中,幼儿已经有点累了,我结合优美的画面和抒情的歌曲对孩子轻轻的说:“这下毛毛虫吃饱了,躺在叶子上做了一个甜甜的梦,醒了后,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和着风翩翩起舞了。”孩子们在音乐声中跟着教师飞出教室,活动结束。用画面与音乐的结合让活动最终归于宁静。
(四)点睛结尾,陶冶情操
在音乐活动中,采用点睛式结尾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在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时,幼儿通过图片、歌词对红旗有了了解。最后,可以给孩子观看天安门升国旗仪式,让孩子在国歌、国旗中感受红旗对中国人的意义,体验生为中国人的自豪。
(五)悬念结尾,积极探究
设置悬念,用在音乐活动结尾处,通常能够给幼儿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大问号,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强烈欲望。比如在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后,教师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夏天为什么有雷雨呢,雷和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此结束语,往往会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追着教师问个不停,由此既激发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未知的兴趣,也很好地培养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之,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应如精彩的文学作品一样,起句当如爆竹,结局当为撞钟,尤其是结尾部分应如深山古刹的钟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能令幼儿沉浸其中,快乐无穷;能让师生和音乐融为一体,给幼儿留下无限遐想和悠悠乐思。
 
【参考文献】
[1]徐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刘晶波.社会学视野瞎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甄丽娜.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结束环节.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1
(获江苏省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