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横林中心幼儿园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横林中心幼儿园 > 课题列表 > 所有课题 > 区级课题 > 情境音乐 > 课题成果 > 论文随笔
栏目导航

浅谈韵律活动中的减负增效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9-10-12  浏览次数:
浅谈韵律活动中的减负增效
——以中班韵律活动《谁是灰太狼》为例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中心幼儿园  孟炎  213103
摘要: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在音乐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多少少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现在韵律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班韵律活动《谁是灰太狼》的实践探讨,通过对故事、音乐、动作、游戏上的“减负”策略,制定适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让幼儿在“减法”中轻松学习,体验快乐。
游戏化教学的理念出发于愉悦的开展一项活动。游戏两个字简单而言就是娱乐,而愉悦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对孩子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更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起来。因此游戏化教学的理念更是进步、完善、友善等新颖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游戏化教学在音乐活动也出现了问题。
1.为了游戏而游戏
在教学中,老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就在音乐活动中添加只具有表演环节、游戏规则等外在形式的游戏,而非幼儿感兴趣的,仅仅是让幼儿参与了游戏,却没有获得音乐活动所能提高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2.内容多而难,幼儿缺乏音乐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律动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律动的所有动作,完成后面的游戏,不让幼儿有机会消化、吸收,而是要求幼儿快速掌握、表演、甚至准备到位。有的动作太难、音乐太长,导致幼儿学习负荷过重,幼儿只能机械练习,丝毫不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幼儿俨然就成了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关系, 忽视了幼儿学习的可能和需要,抑制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如何从幼儿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性出发,寻找音乐活动与幼儿发展的契合点呢?我从中班韵律活动《谁是灰太狼》中,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体会到在韵律教学中应该适当做“减”法。
一、故事简短,减少倾听干扰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或是描述的某种场景,有的适合幼儿去理解,有的则不太适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音乐特点和幼儿特点选择幼儿熟悉的或自编故事,帮助幼儿在音乐和故事情节、角色间建立一定联系,实现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但是故事要尽量做到,内容短小、角色与情节不宜过多,情节与音乐特点贴切,便于幼儿理解。
比如,在“谁是灰太狼”韵律活动的故事匹配上,原先设计如下:
故事情境:羊村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听到这个消息,灰太狼已经悄悄地潜入到舞会中,舞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小羊们似乎感觉到有灰太狼,也开始悄悄地寻找,并大声地问“谁是灰太狼?”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找到了灰太狼,并大声地对它说“你是灰太狼!”灰太狼诡计失败准备离开的时候还不忘回头来吓唬小羊。
本来有了故事后幼儿对音乐会有初步的印象,再欣赏音乐就很容易进入情境之中,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又能将幼儿带入音乐情节之中,所以阐述故事往往是详细又完整,但是全部讲解出来,结果孩子们理解的是故事而不是音乐,而且在欣赏之前故事的讲述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到了真正聆听音乐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还是被故事的内容所吸引,而没有更多地关注从听音乐本身来感受音乐的内涵。
于是,我经过思考,对匹配的故事做了减法,重新设计:
1.故事导入:小羊们,羊村要举行化妆舞会了,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吧。
2.幼儿跟着音乐跳集体舞。(课前已学会集体舞)
3.设置悬念:在我们跳舞的时候,灰太狼已经悄悄地溜到了我们中间,你能找到它的踪迹吗?
对故事做了减法后,可以给孩子留下一个悬念,起到引发孩子的兴趣,为让孩子更好地聆听音乐作准备的作用。在听音乐跳完集体舞后,教师直接带幼儿进入情境,突出故事的重点,明确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
二、动作简单,减缓合拍速度
活泼好动,善于表现是每个幼儿的特性。因此,待幼儿理解、领悟音乐之后,我们就应该根据音乐的性质和特点,设计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旋律、内涵、曲式结构等,引导幼儿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在《谁是灰太狼》进行到小羊跟在灰太狼后面看看灰太狼还有什么诡计,大灰狼走几步回头吓唬小羊的环节,我们做了这样的调整:
节奏减慢,本来大灰狼按照音乐节奏走八步回头吓唬小羊,我们根据幼儿的已有游戏经验《老狼老狼几点了》进行改编,根据儿歌“老狼老狼几点了”的节奏,走四步回头,也改成灰太狼走四步回头吓唬小羊,减缓合拍的速度,发现改变策略后,孩子们更能卡上音乐的节奏,效果比较好。
韵律内容的选择就要考虑到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设计动作时要考虑音乐和动作能有机地融合。在了解了音乐的特点后,还要考虑到是否是幼儿熟悉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果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会得心应手,还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如果选择的是幼儿陌生的生活情景或动作,就会阻碍幼儿理解动作所表达的意义,更不能了解律动主题内容的内涵。
三、游戏自主,减小表现难度
选择合适、有趣的游戏内容,是保证集体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更是吸引幼儿兴趣的关键,一个好的音乐游戏首先应考虑它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然后考虑它是否有教育意义,最后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在用什么游戏办法决出谁才是真正的灰太狼这一环节,我原先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规定游戏玩法:用点兵点将的方法来决出谁才是真正的灰太狼,音乐开始,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两只真假灰太狼之间互相点,音乐结束,点到谁,谁就是真正的灰太狼。
实施下来后,发现孩子们跟不上节奏,节奏也很那卡住,孩子只是跟着教师点,没有独立听音乐,而且发现音乐的特点和游戏不合适,音乐是比较快速的,没有鲜明的节奏。
于是,我就对游戏玩法有了改动,这次我让孩子自己来制定游戏规则:
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规则:我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决出谁才是真正的灰太狼吗”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意外“用猜拳的方法”、“用切西瓜的办法”、用扳手腕的方法。是呀,何不用切西瓜的方法呢,于是我问孩子们“用切西瓜的方法怎么玩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制定出游戏规则。真假灰太狼听着音乐围圆圈外面跑一圈,谁先回到自己的点子上,谁就是真正的灰太狼。
用了孩子制定出来的游戏规则,发现音乐和孩子跑的方法特别吻合,也不存在卡不上音乐节奏的问题,通过这次改变,让我跟明白了游戏的规则制定不能由教师来包办,而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由、充分被尊重的感觉,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幼儿自己制定、理解的游戏规则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超越,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生活、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另一方面游戏要以幼儿的经验为主,这样孩子玩起来才更自信,更放得开。
四、音乐鲜明,减轻感受负担
音乐是韵律活动的骨骼,没有音乐的支撑,韵律活动则缺少节奏的和谐和旋律的情绪渲染。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风格是韵律活动重要前提。因此在创编前首先要明确音乐的节拍、节奏,要熟悉音乐风格,要拆解每个音乐段体的特点,要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选择节奏鲜明、对比性要强的音乐,能让幼儿在听音乐时,大脑中不断浮现与音乐有关的物体形象,产生对音乐的联想,使幼儿更容易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
《谁是灰太狼》的活动进展到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决出了谁是真正的灰太狼,小羊们要跟在灰太狼的后面走四步摆造型,而灰太狼要跟着音乐走四步回头吓唬小羊,但是在音乐上,真正的灰太狼不能立马进行角色的转换,随音乐走,一开始考虑戴上灰太狼的头饰,但是音乐中没有空出戴头饰的时间。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再音乐上下功夫,最终决定,在灰太狼开始走之前,在音乐里加上一段狼叫的音效,提醒“灰太狼”马上要跟着音乐走四步回头了,效果的确是比较好的,起到了暗示的作用,减轻了孩子在表现音乐上的负担。
在研讨《谁是灰太狼》的韵律活动中,我体会到教师应该立足于孩子发展的需要和兴趣,不断实践、思考、调整、总结,制定适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让幼儿在“减法”中轻松学习,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  宋巨瑶.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02)145-147.
[2]  李维捷.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研究[J]教育观察,2016:131138
[3]  丛霞. 在韵律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J]. 甘肃教育,2016,(009).